3月初,广州市教育局拟定《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从2020年开始,广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方式和招生工作日程发生变化。

从最新公布的工作流程当中看看都有哪些变化吧!

广州民办中小学招生有新变化!无寄宿民校不得跨区招生!-广州启航入户【官网】

(一)核定招生计划。

1,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市教育局审批的民办学校,下同)原则上不得跨区招生,其面向本区的招生计划由属地区教育局直接核定。属地区生源的界定依据为:穗籍学生,以其户籍,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属地区;非穗籍学生,以其本人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其中一方的《广东省居住证》(或具同等功能和效力的其他有效证件)地址,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属地区。

2,有寄宿条件且确有跨区招生需求的民办学校,其跨区招生计划先报属地区教育局初核;区教育局根据学校近年生源分布、宿位数等情况,并结合区域内学位供求情况等研判及初步核定学校的跨区招生计划后,报市教育局核准。各校跨区招生计划不超过总计划的50%,面向市内外区招生。

3,各区教育局在核定学校招生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九年制学校和十二年制学校、高等院校举办的学校、小区配套学校、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等各类实际情况,合理核定招生计划。其中,九年制学校和十二年制学校(小学、初中为同一办学许可证或在同一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学校)初中招生时,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派位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具体办法由各区制定;剩余的招生计划应公开报名。各区教育局应在网上报名开始前做好各类学校招生计划审核工作,并核准已由九年制学校和十二年制学校、高等院校举办的学校、小区配套学校、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等按本区规定录取的学生。

(二) 网上信息采集和填报志愿。

1,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工作。适龄儿童可依其户籍、学籍或有效证件地址,选定其中一个区进行填报志愿。

2,报名系统根据民办学校招生区域、学生有关信息(包括学籍、户籍地址、居住证地址等信息)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学校供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选择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学生家庭,可向拟报名的民办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提供网上报名服务。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报名时应充分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情况。

(三)分区派发报名数据。

报名时间结束后,由市将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招生报名数据进行备份,并将相关报名数据分发至各区。

(四)电脑派位和录取。

1,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直接录取。民办学校在“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向拟录取的新生发出预录取通知,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收到预录取通知后完成网上确认程序,民办学校直接确认录取名单。

2,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电脑派位工作由各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电脑派位结束后,各区教育局应主动公布电脑派位结果并及时通知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时按要求向市反馈电脑派位结果以便查询。

(五)网上确认和现场注册。

已确定电脑派位录取资格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在“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进行录取确认,并按要求到拟录取学校进行注册。逾期未注册的学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任何民办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经电脑派位确定录取资格且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注册的学生。

(六)审核。

各区教育局对民办学校新生注册情况进行审核。

(七)补录。

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可按各区规定进行补录。

广州民办中小学招生有新变化!无寄宿民校不得跨区招生!-广州启航入户【官网】

针对家长和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给大家总结了一下:

非穗籍学生能读民办初中吗?

属地区生源的界定依据为:穗籍学生,以其户籍,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属地区;非穗籍学生,以其本人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其中一方的《广东省居住证》(或具同等功能和效力的其他有效证件)地址,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属地区。

因此,外市户籍的学生,如果本人或父母未在广州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也不具有广州市小学学籍,则不能报读广州市的民办初中。需要注意的是,户籍和学籍所在区,只能任选其一进行报名。每位适龄儿童可以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

拿到的民校密考票还有用吗?

学生在早前已经通过“密考”,拿到了入学门票怎么办呢?答案是,作废。

什么是“密考”呢?这得先来回顾一下广州民校招生经历的几个重要的阶段。包括2006年开始的民校联考;2011年开始民校大小联盟考试;2014年取消小升初考试以后,一些民校采取面谈的方式选拔学生,近年来部分民校更以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以面试、面谈、评测、人机对话、拓展活动、冬夏令营等名义选拔学生。甚至与社会培训机构或任何第三方组织联合招生,这就是“密考”。学生通过“密考”拿到了入学门票后才可能进入民校。

但今年民校招生采取“摇号”政策,让学生参加密考拿到的“票”全部作废。根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从来不承认所谓通过密考拿到的入学门票,并且严厉打击这类行为。

特长生取消,严格学籍管理

征求意见稿提到,任何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以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人机对话、拓展活动、冬夏令营等名义选拔学生,不得与社会培训机构或任何第三方组织联合招生。学校要均衡编班,不得举办任何名义的重点班,不得按学生成绩进行编班,不得为编班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试。

学校要严格落实“一人一籍,人籍一致,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要求,严禁“人籍分离”、“双重学籍”等情况出现。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长生招生。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

民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注册,但录取时间有先后

此前,广州市小升初招生时间是“先公后民”。

从2020年起,广州市拟根据“公民同招”要求,对招生日程作适度调整。明确了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录取结果后,安排公民办小学、公民办初中分别在同一天组织新生注册。6月13日公办小学、民办小学新生注册。7月11日,公办初中、民办初中新生注册。

虽然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注册时间一样。但公校出录取结果的时间早于民校。根据公布的时间表,6月2日前公办小学出录取结果,6月2日民办小学电脑派位;6月24日公办初中出录取结果,7月10日民办初中出录取结果。

这一举措保障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因为公办学校录取结果出来后,若学生家长不满意,还能继续参加民校的摇号,最后再对两个录取结果进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办初中公布结果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11日就要完成注册,小升初家长记得留意这个时间,尽快做出选择。

如果被民校录取但又突然反悔怎么办?《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对于已被民办学校录取但自愿放弃民办学校学位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各区要保障其公办学位,按照相对就近原则为其统筹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对于广州户籍的学生来说,固然有公办学校会给予统筹学位。不过,统筹学位可能不是原来的对口公办学位,可能会比原来的学位更远或更差。

民办学校可以跨区、跨市招生吗?比如我是外市的小学生,可以报读广州的民办初中吗?又比如,我是越秀户籍学生,可以报读天河的民办学校吗?能填报多少个志愿?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要面向属地区招生,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招生,有寄宿条件且确有跨区招生需求的民办学校,其跨区招生计划由属地区教育局初核后报市教育局核准,且跨区招生计划不得超过总计划的50%。属地区生源的界定依据为:穗籍学生,以其户籍,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属地区;非穗籍学生,以其本人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其中一方的《广东省居住证》(或具同等功能和效力的其他有效证件)地址,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属地区。

因此,外市户籍的学生,如果本人或父母未在广州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也不具有广州市小学学籍,则不能报读广州市的民办初中。越秀户籍的孩子,可以报读越秀区的民办学校或其他区有跨区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如果同时拥有越秀户籍和天河小学学籍,则可以选择作为越秀区或天河区其中一个区的生源后,报读该区的民办学校,以及其他区有跨区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需要注意的是,户籍和学籍所在区,只能任选其一进行报名。

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可以由学校组织吗?如何确保电脑派位公正公平?

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报名衔接原有报名做法,在市平台统一报名,电脑派位工作由属地区教育局组织实施,民办学校不得自行组织电脑派位。从市向各区分发报名数据到各区组织电脑派位,均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各区实施电脑派位需按规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媒体记者或家长代表等参与监督电脑派位工作,确保电脑派位各环节公平公正。任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经电脑派位确定录取资格且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间内报到注册的学生。

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广州,未来会发展得更好,广州里的你,会错过这个腾飞的机遇吗,选择广州启航人才,选择跟着广州一起驰骋飞奔,入户广州成为地道“广州人”吧!